2019-08-24

暑假遛小孩-動物園熱帶雨林館

今年暑假,動物園新館場開幕。2012年閉館拆除的夜行動物館,在重新規劃、改建後,新登場的是以穿山甲為外型設計概念的熱帶雨林館。新聞報導這座館場前後花了13年規劃與興建,造價3.9億,而這些其實都不是重點。重點是熱帶雨林館新亮相的動物,包括大、小食蟻獸、小爪水獺、在日本超人氣的「水豚君」、來自金門的栗喉蜂虎、動作緩慢的樹獺等等。以及打破以往欄舍規劃,讓動物與遊客同處一個空間的展示方式,讓人彷彿置身雨林,能近距離地觀察這些動物。





為了避開新開館的熱潮,雖然動物園離家不遠,但我們仍隔了約兩週才來造訪新館,沒想到卻遇上了大雨,暑假的第一趟熱帶雨林館巡禮,就在雨中走馬看花過去,唯一印象深刻的,大概只有顏色鮮明亮麗的大巨嘴鳥,以及特殊設計的「水下隧道」了!

「水下隧道」能近距離觀察熱帶雨林魚類



彷彿從卡通中飛出來的大巨嘴鳥,鮮豔的嘴喙光彩奪目

其實一直覺得滿像香蕉的...XD

隔了3週,趁著姊姊在宜蘭參加夏令營,選了一天週間平日,帶咖咖再訪熱帶雨林館,這次運氣不錯沒有下雨,遊客量稍微少一點,也比較能悠閒地從館外的展場看起。半水下設計的長吻鱷展區,讓人可以近距離以平視的角度與鱷魚面對面,的確是讓人耳目一新的體驗。

長吻鱷的嘴部細長,露出尖銳的牙齒
再往前的小爪水獺活動區域稍小,加上低於遊客的展場設計,通常需要趨近牆邊才能看到水獺,而小朋友身高較矮,要看到水獺得要大人抱起,有點辛苦...XD

小爪水獺模樣討喜,據說國外有不少做為寵物飼養,但野生動物其實不易馴養,加上水獺極為活潑好動,實在讓他們留在野外優遊自在比較好!
隨著步道行進,就是風靡日本動物園的「水豚君」啦!不過其實水豚是分佈在南美洲熱帶雨林的動物。然而臺灣夏日天氣實在太熱,水豚大多躲在樹陰下打盹。水豚旁的是大食蟻獸與蜘蛛猴的展場,可惜這天並沒有看到他們在外場活動。沒關係!住得近就是最大的優勢,下一趟再來補完!




以下是日本伊豆動物園讓水豚泡橘子溫泉的影片,實在是萌翻啦!



接著是小食蟻獸與馬來貘的展場,可惜這天兩種動物都不太捧場,小食蟻獸爬在樹上躲在枝葉茂密處睡覺,馬來貘也後方隱密處休息。大太陽下我們也沒有太多耐心等待他們活動,只好趕快進入熱帶雨林館避避暑了。

或許為了降溫也或許為了提高濕度,熱帶雨林館中間歇性地噴灑水霧,輔一進入的確讓人有置身雨林的潮濕、悶熱感。少了大雨的干擾這次更能慢慢觀察動物們。大巨嘴鳥仍是吸睛的目標,陽光下的「巨嘴」更顯鮮豔。「夜行動物區」內,來自馬達加斯加的指猴活潑地上下翻筋斗,特長的手指,可是他獵食樹皮裡昆蟲的利器呢!據說指猴因為長相「怪異」,在馬達加斯加被認為是不祥的動物,因此被大量獵殺,一度以為已滅絕,後來雖然再次於野外發現,但族群仍然岌岌可危。野生動物在野外生存不但要面臨大自然的挑戰,人類無情的獵捕往往才是給他們「致命一擊」的關鍵因素呀!

通過夜行動物區,步道兩旁是爬行寵物市場常見,也常常被胡亂棄養在濕地環境的紅腿陸龜射紋陸龜等,看牠們緩滿的啃食蔬菜的確滿療癒的,也難怪那麼多人愛養,但還是要呼籲一下:飼養寵物請負起責任,棄養是最不負責任的糟糕行為!輕則一命嗚呼,嚴重還可能造成外來入侵種的問題危害本土生態!後果非常嚴重呢!

紅腿陸龜

射紋陸龜

通過陸龜區後,是上一趟「避雨」的水底通道,體型巨大的「象魚」果真「魚如其名」呀!轉個彎,步道上坡來到棉頭絹猴與樹獺棲息的小樹林。遊客不多的時候,棉頭絹猴幾乎無視你的存在,就在一旁的枝條上穿梭移動,幾乎觸手可及。連手機都能拍到這樣大小的照片與影片,可見牠們有多「親人」啦!被棉頭絹猴吸引目光的我們,沒有注意到其實樹上還有一位行動緩慢的傢伙 - 樹獺掛在上頭,加上沒有仔細看解說牌,這一趟居然錯過了樹獺這位大明星!

手機拍的棉頭絹猴,頭上的那塊「棉花」真是太「有型」啦!

這張就是長鏡頭相機從較遠處拍攝的了
經過小樹林後,來到較寬廣的平台,一隻栗喉蜂虎就停在他自己的解說牌上方。幸運地我們還當場看他吐了個「食繭」出來,彷彿是排好班特地來表演的。說道熱帶雨林館的3隻栗喉蜂虎的「身世」還有一段故事。這三隻栗喉蜂虎來自金門,當初來到動物園時還是三顆小小的鳥蛋,而這鳥蛋則是在野外被成鳥踢出巢外的「棄蛋」。栗喉蜂虎是金門的夏候鳥,每年夏天會從東南亞飛到金門繁殖。牠們築巢時會在土坡上挖洞,而且有大夥把巢洞挖在同一區的土坡上的習慣,稱為「集體營巢」。這樣的做法好處是遇到天敵來襲可以「群起攻之」,共同抵禦,壞處就是可能讓隔壁的「小王」、「小三」「近水樓台」,或是懶惰的父母「有意無意」地把蛋「下錯巢洞」。而這些「棄蛋」,根據研究人員的推測,就是巢洞主人在發現被「寄孵、寄養」時,不願意憑白無故多個小孩而「掃地出門」的鳥蛋。不過畢竟「鳥蛋是無辜的!」栗喉蜂虎的研究人員-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與台大森林系袁孝維老師團隊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將這些棄蛋帶回台北,利用人工孵蛋器孵化,順利孵出了這3隻蜂虎,並且在動物園的悉心照顧之下,才能「頭好壯壯」的在熱帶雨林館與大家見面。


努力吐出食繭

總算吐出來了

消化不了的食繭,吐出來拋遠點

連續動作

伸懶腰的蜂虎,這隻的中央尾羽不見了,不知道是不是剛好在換羽?


陽光下,栗喉蜂虎的羽色很美呢!有機會不妨夏天到金門看看牠們的繁殖地喔!
由於天氣炎熱,得考量小朋友的體力,趕在咖咖開始耍賴之前移動到停車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我們在熱帶雨林館裏沒有多待太久,就轉往有冷氣的貓熊館納涼啦!反正一樣那句老話,住得近,隨時可以再來呀!果然隔不到兩週,我們又再次造訪啦!這次刻意選在星期五的下午三點半以後,一來接近閉館時間,遊客人數較少,二來太陽也比較不那麼曬。還外加了一個沒有料到的好處:這個時間接近動物園的餵食時間,動物們為了吃飯,活動力也都較高。前一趟昏睡著的小食蟻獸、馬來貘這次都「活」了起來。上一趟沒看到的大食蟻獸與蜘蛛猴也都出場了!前兩趟總是站得老高的美洲紅䴉也下來到比較低矮的樹上。唯一的缺點就是動物們會聚集在通往「內場」的鐵門邊「期待」著晚餐,果然食物的驅動力真大呀!但也是總有例外:除了水豚君的表現依然表現淡定外,前兩趟沒見到的樹獺,這回總算是看到牠「不為所動」地在樹上「入定」去了。

手機內建的「淺景深」功能,感覺挺特別的!

熱帶雨林區的入口

美洲紅䴉

前一回在樹上睡覺的小食蟻獸,來到鐵門前等待晚餐

上菜前先找找牆上有沒有「小點心」可以吃吃

馬來貘真的是外型很討喜的動物呀!

蜘蛛猴們也正朝鐵門移動中

如果沒見過大食蟻獸,恐怕難從這張特寫裡頭分清楚前後

細長的吻部是食蟻獸的註冊商標

大食蟻獸活向披著一條毯子走路的動物呀!

一動也不動的樹獺

其實我沒睡著...XD
跑了3趟,才大致地逛完熱帶雨林館,而目前穿山甲的展場也仍在布置中,等展產完成,也是必得再跑第四趟來「補完」。目前整體來說,熱帶雨林館新引進的動物與展示方式,的確能帶給大家嶄新的動物園體驗,非常值得一逛。暑假進入最後一週了,還沒帶小朋友來過的,不妨抽個空來看看。夏日最佳的參訪時間,個人覺得是在下午三點半以後。雖然離5點閉館僅剩下1個半小時的時間,但考量到舒適度與動物的活力,如果住台北的話,不妨就像我們一樣多跑幾趟。畢竟捷運如此方便,動物園的門票又如此低廉(世界上有哪間與台北同等級的動物園門票只收台幣60元的?)。熱帶雨林館是絕對值得多跑幾趟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