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2

林道上的落葉















2005年,棲蘭山,100線林道上,清晨的陽光,落葉。 Posted by Picasa


棲蘭可以算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觸野外研究的地方。1999年,我大二升大三的夏天,跟著當時正在做台灣(木察)樹(Sassafras randaiense)種子散播模式研究的若詩學長以及第一次見面的力平學長,一同進到160林道的最底部住了五天。
//每天早上走半個小時的陡坡上到觀察點,靜靜地坐上半天紀錄上樹覓食的動物種類,中午再回到工寮準備午餐。午餐有怡芳學姊提前在山下愛心烹煮的咖哩或滷味,可以吃上幾天。至於葉菜類,則往往在顛簸的山路上就已經撞爛的差不多了,因此不能久放,只得在上山的第一天就把它們全部解決。

夏季棲蘭的下午,通常是大雨滂沱,學長把握時間看paper,我則是倒回床上呼呼大睡。傍晚雨停,斜陽將整座剛剛沐浴過的森林照的晶瑩剔透,參天古木在這個時候更顯綠意盎然。此時,工寮的炊煙又裊裊地升起...看到這大家大概會覺得我太矯情啦!現在的瓦斯爐頭哪來的炊煙啊?不過呀,這裡可真有燒木柴的炊煙,只不過不是用來煮飯,而是用來燒洗澡水的了!

160林道在當時沒有牽電也沒有熱水器,所以洗澡的問題就回歸使用人類最早的燃料來源--木材來燒水囉!用檜木燒出來的水洗檜木澡,洗完衣服上還都留有檜木煙燻的香味,帶著檜木的味道鑽入睡袋裡,準備用耳朵聆聽半夜裡老鼠與黃鼠狼們在屋頂舉辦的運動會,漸漸入眠。


那年我跟著若詩學長去了棲蘭兩次,第二次沒有力平學長,換成了淑瑋跟元均,留下了這張與工寮的合照,與滿滿的回憶。